-
当前位置: 信用宁德>>全文检索
-
让“刷单”者付出足够代价
2018-10-12
为获得流量支持,迅速提升曝光度,请人“刷单”现象在民宿短租行业并不鲜见。 民宿等各种网络交易中存在的“刷单”现象,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。从法律视角来看,包括民宿在内的各种网络“刷单”行为,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,更损害了以公平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秩序本身,实乃不正当竞争行为。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规定:“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、功能、质量
-
【风险提示】刷单违法,小心沦为肉鸡
2020-04-08
在八部委联合开展“网剑行动”,严打“刷单”等网络市场顽疾的背景下,一些希望通过“刷单”不当得利的“刷手”们却公然通过媒体、社交媒体频繁虚假爆料,以“付了款没收到货”为由四处抱团投诉。对此,电商平台方面表示,对于“刷单”行为零容忍,涉事商家将按照平台规则处置并移交相关部门,而对于刷手这种违法行为,不予保护。 近年来,网购的繁荣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,更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。而在
-
【风险提示】谨防陷入“网络刷单”骗局
2020-06-18
“兼职网络刷单,足不出户,轻松又赚钱!”相信消费者都曾通过各种渠道看到过类似广告。广告虽然诱人,但是网络刷单陷阱比比皆是,切莫贪图小利而落入骗局,某淘宝店主欺骗80多名“刷单客”,导致“刷单客”被骗60多万。 “刷单客”们纷纷按照要求下单、付款、确认收货、打上好评,店主返还“刷单客”本金及佣金,因为刷单,“刷单客”们动动手指就赚取了佣金,店铺也有了更好的销售量及好评率。这看上去是一举两得的
-
【风险提示】警惕网络刷单陷阱
2020-04-21
兼职网络刷单,足不出户,轻松又赚钱。”疫情期间,不少消费者都在网上看到过类似广告。面对这种“刷单”诱惑,山西省消费者协会警示广大消费者警惕网络刷单陷阱,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。 山西省消费者协会总结指出,此类骗局的常见套路主要是:首先利用受害人疫情期间无法复工、急迫赚钱心理发布虚假宣传广告;之后发送链接,称“先垫付,后退款,有返利”引诱受害人垫付商品款项,待完成任务后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,甚至
-
刷单软件让首单优惠变无限优惠 真能实现白吃白喝?
2018-09-11
伴随着日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日益成熟的网络技术,省时省力的外卖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,各大外卖平台为了吸引顾客,建立了首单优惠减免机制。由于首单优惠幅度往往较大,为了能够重复享受首单优惠,有人动起了“歪脑筋”。 日前,经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检察院提起公诉,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徐某、邱某有期徒刑十个月、九个月。该案系江苏省首例有偿提供破坏性程序在外卖平台恶意刷单,重复获取首单
-
刷单诈骗换了新外衣 警方提醒市民谨防新型诈骗
2020-03-17
兼职刷单可谓是“老生常谈”的骗术,但最近这类骗术换上了“给APP刷点击率”“买加油卡刷单”等“外衣”,诱惑性更大、迷惑性更强,不少市民纷纷中招。警方对外公布两起真实案例,提醒市民提防此类“兼职刷单”新骗局。 刷单像传销 要还款需找下家 去年12月初,市民小吴经同事推荐,下载了一款贷款APP,同事告诉她拿自己的借款额度在APP内去购买“加油卡”“购物卡”甚至机票给一个“康先生”,就可以
-
【风险提示】刷单诈骗换了新外衣 警方提醒市民谨防新型诈骗
2020-04-03
兼职刷单可谓是“老生常谈”的骗术,但最近这类骗术换上了“给APP刷点击率”“买加油卡刷单”等“外衣”,诱惑性更大、迷惑性更强,不少市民纷纷中招。警方对外公布两起真实案例,提醒市民提防此类“兼职刷单”新骗局。 刷单像传销 要还款需找下家 去年12月初,市民小吴经同事推荐,下载了一款贷款APP,同事告诉她拿自己的借款额度在APP内去购买“加油卡”“购物卡”甚至机票给一个“康先生”,就可以
-
【诚信建设万里行】“网络兼职刷单”骗局真相
2018-07-16
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近年来,一些商家为了提升网店的销量和信誉,常常雇人刷单造势,而一些人为了获利充当刷手进行虚假消费,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商业信用和市场秩序,也成为一些诈骗团伙利用的陷阱。 记者发现在一些社交平台上,存在大量“兼职刷单”的群体,一个网络用户写道,“右手抱娃左手兼职,还能够享受日结四位数”,并且晒出了收入的截图,她还在自己的简介上留下了招聘刷单的微信号
-
治理电商刷单还须监管“刷屏”
2018-11-15
【相关部门除了依法加大查处力度外,还应敦促平台通过技术手段等,完善交易规则、建立健全评价体系】 今年电商平台迎来第十个“双十一”,商家为吸引客流,竞相比拼促销力度,也有部分商家在“双十一”前依靠刷单平台,刷销量、刷好评,来提升商品在“双十一”的关注度,扩大销量。记者发现,在“双十一”前,包括“握手网”“宝宝刷单网”等在内的多家刷单平台,业务频繁。“握手网”客服号称有60万“刷手”,而“宝宝刷单
-
【诚信建设万里行】打击网络刷单 186家网店被调查
2018-07-12
央视网消息:根据我国法律法规,以虚构交易刷单的方式,提高网店的信誉度和排名,是违法行为。济南市工商部门前段时间,就查获了一起网络刷单案,共有186家购物网店被立案调查。而案件的线索,最初来自于一份招聘信息。来看报道。 执法人员暗访 打入刷单公司内部 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执法人员:他这个招聘信息比较明确地说明了招聘这个“网络刷手”(刷单员),这个“网络刷手”根据我们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规定
-
【风险提示】刷单兼职背后的套路有哪些
2020-07-30
“每天准备本金100元至500元,我带你稳赚100元至150元,你愿意分红多少?你帮我刷流水,赚的钱都是你的,只需要你跟着我操作,十分钟见收益,诚信为本,长期合作。” “一天200元以上,男生女生都要,试试如果好做就可以长期做,只做一天或者一小时都行,可以一小时结算,50元/小时,不收任何押金,感兴趣的加QQ了解。” 在很多QQ群、微信群里,这样的信息并不陌生。这些信息的发布者打着刷单
-
“网络兼职刷单”骗局:拿佣金为诱饵 受害人陷骗局
2018-07-16
“网络兼职刷单”骗局真相:轻松拿佣金为诱饵 受害人陷骗局 近年来,一些商家为了提升网店的销量和信誉,常常雇人刷单造势,网络上也出现了大量专门组织“刷单”的公司。为了获取刷单返利,一些人参与其中虚假消费,为商家造势,严重扰乱了商业信用和市场秩序。在去年新修订的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中,也对网络刷单做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。 记者近期在调查中发现,由兼职刷单滋生出了新型诈骗。那么这个
-
【风险提示】警方提示:警惕网络刷单骗局
2020-04-08
“足不出户、日入斗金”“点点鼠标、轻松赚钱”……类似的刷单兼职广告你是不是也经常收到?近两年来,越来越多想赚钱的年轻人选择网络刷单作为兼职,谁知挣钱不成,很多人反而一步步走进骗子的圈套。江苏无锡警方提醒,当下绝大多数网络兼职刷单都是诈骗,广大网友一定要提高警惕,小心被“套路”。 近日,无锡市民王先生报案,称其在网上应聘兼职受骗,钱没挣到反而损失了约1万元。王先生平时喜欢上网,前阵子他在
-
【风险提示】当心!兼职“网络刷单” 的五个套路
2020-04-07
“兼职网络刷单,足不出户,轻松又赚钱。”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有少人都曾通过多种渠道看到过类似这样的推广。目前,一些商家为了冲交易量,找人刷虚假交易,即所谓的‘刷单’,这已成为近年来网络诈骗的重灾区。”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说。具体来看,骗子的常见套路有五种。 第一,先散播虚假“刷单”宣传。骗子通常利用网络求职平台、电商平台等,发布虚假“刷单”宣传广告,隐蔽性较高,吸引受害人参与。 第二,承诺成功
-
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发布防骗预警文章《警惕兼职刷单诈骗!提防骗子套路!》
2018-12-19
12月6日,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发布防骗预警文章《警惕兼职刷单诈骗!提防骗子套路!》。以市民孙女士的被骗经历,逐步解读孙女士落入刷单套路的过程,提醒广大群众远离刷单,谨防诈骗。
-
防骗预警文章《暑期兼职需谨慎,网络刷单不靠谱》
2018-07-27
7月5日,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发布防骗预警文章《暑期兼职需谨慎,网络刷单不靠谱》。详细解读了高佣金兼职刷单背后的陷阱,提醒广大兼职者:不要轻信QQ群、微信、博客、论坛上看到的招聘信息,找兼职要上正规的招聘网站;不要轻易在网上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,特别是银行账户、密码、验证码、支付宝账号等;不要从事不合法的网络兼职工作,法律明确规定,帮助他人进行刷单、炒信、删除差评、虚构交易等行为都是违法的。在
-
如何遏制刷单删差评?专家建议提升失信成本降低失信收益
2018-10-24
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、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 刘俊海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、副教授 朱 巍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 赵占领 《法制日报》记者 韩丹东 《法制日报》实习生 李紫薇 刷单删差评构成虚假宣传 记者:有些网络商家为了更好地吸引买家购买,会刷单或者删除差评,以提高商品的销量和好评率,您如何看待刷单和删除差评的
-
电商刷单透支消费者信任 互联网时代也需要“老字号”
2018-11-27
哪里有买卖,哪里就有江湖。 “互联网产业缺乏良好生态,集草莽、江湖和官场文化于一体,滋生了电商刷单乱象。”互联网行业资深分析师葛甲告诉科技日报记者,电商乱象亟待治理,但取得成效非一朝一夕之功。 日前,有媒体调查发现,“握手网”“宝宝刷单网”等多家网购刷单平台近期异常活跃,其中“握手网”号称有60万“刷手”24小时待命。后续报道称,经曝光后,两家刷单平台改头换面继续运营,刷单业务依然未止
-
【诚信建设万里行】网络“刷单”攻防战
2018-08-16
虚假信息一直是互联网诚信建设的一大顽疾,不仅电商平台上存在大量刷单、炒信、刷钻、刷好评的现象;微信、微博、短视频、直播等社交平台上,也都有着众多刷出来的假流量、假点击、假点赞、假粉丝……由于需求非常旺盛,刷单形成了一条隐秘而庞大的产业链,参与者众多。更有不少做着在家动动手指就可以月收入过万美梦的人,要么成了网络黑产的助纣为虐者,要么成为了网络诈骗的受害者。 但更为严重的是,“刷
-
【风险提示】夫妻开16家网店刷单“薅羊毛” 骗取42万双双获刑
2020-04-07
如今各大消费类网络平台经常会推出优惠活动,如“满减”“代金券”等,一方面鼓励更多的商家入驻,另一方面也为吸引更多消费者到平台消费。但有些人却打起了这类优惠活动的主意,通过抢优惠券用虚假交易的方式刷单套现,骗取平台补贴,并称之为“薅羊毛”。 叶某就是其中一员。叶某经常活跃在网络平台上,在各种网赚群中寻找发财门路。2018年4月,一个群内有人邀请她抢某平台推出的“满40减20”“满100减